評價促學生素養發展,培訓助教學理念提升——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校2024年春季精品課程培訓項目在成都立格實驗學校舉行
[日期:2024-04-12] | 作者:教科室 次瀏覽 | [字體:大 中 小] |
2024年4月11日上午,由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舉辦、成都立格實驗學校承辦的成都市教師發展基地校2024年春季精品課程培訓項目在成都立格實驗學校物理實驗室舉行。本次培訓活動以《初中物理學科實踐項目開發與實施的評價策略研究》為主題,眾多基地校物理教師齊聚一堂,共同參與了這場培訓活動。
首先,四川省十佳科技輔導員,成都立格實驗學校物理組詹先斌老師上題為《探尋大氣壓強》的示范課。詹老師通過覆杯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等一系列生動直觀的課堂演示,瞬間點燃學生對科學的熱情。學生們在親自參與實驗過程中,不僅直觀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存在與威力,更在動手實踐中鍛煉了自主學習能力,對大氣壓強的理解得以深化。詹老師的創新實驗設計與循序漸進的教學手法,不僅為初中物理教學注入了鮮活能量,更為培養未來科學家奠定了扎實基礎。
隨后,成都市學科帶頭人、成都立格實驗學校物理名師工作室導師何鐵老師就《初中物理學科實踐項目開發與實施的評價策略研究》進行了專題講座。他指出當前物理課程面臨育人目標淺化、實驗形式固化、課程結構割裂及與社會生活脫節等四大困境,嚴重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為此,立格實驗物理組提出以“物理學科實踐項目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的教學主張,旨在深入剖析其實質內涵與價值,探索有效的實踐項目開發路徑,以期優化課程結構,拓寬教學視野,助力學生個性化成長。何鐵老師強調,評價策略在物理學科實踐項目實施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旨在全面、客觀地評估學生在項目中的知識技能掌握、科學探究、問題解決、合作溝通及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感等多個維度的表現,旨在引導學生從知識學習轉向能力培養,實現核心素養的全面發展。評價策略涵蓋項目成果、過程性、核心素養及自主學習與持續發展能力四個層面,并倡導采用多元、包容的評價方式,結合定量與定性評價、同伴與自我評價、教師評價,輔以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對學生表現的動態、實時、連續評價與反饋,以精準引導與激勵學生核心素養全面提升。
接著,成都市優秀班主任,雙流區學科帶頭人,成都立格實驗學校物理組教研組長羅遠洋老師肯定了本次培訓對評價策略的深度探討,認為活動為參訓教師提供了極具操作性的教學評價指南,有助于他們在日常教學中科學、系統地評價學生在物理學科實踐項目中的表現,確保項目實施效果與教育目標的實現。這不僅有力推動我市初中物理教育評價體系的創新,更有效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拉近物理教育與社會生活的距離,踐行以實踐育人的課程改革宗旨。
最后,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天府萬人計劃、正高級教師、成都立格實驗學校副校長羅曉章對物理學科實踐教學給出了前瞻性的指導。他強調物理課程新樣態應聚焦核心素養導向,倡導在復雜問題情境中培養學生的協作交流能力,重視基于學生生活實際的感悟性實踐,強化課堂問題的連續性,引導學生在相互交流與質疑中構建知識循環體,實現現象引導學習與知識反哺生活的良性互動。
(撰稿:詹先斌 審稿:何鐵)